Date-2024-05-11 00:30:02
新聞資訊
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奪冠》,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其實遠不止如此:文/葉秋臣
今年的國慶檔里,最令人熱血沸騰的電影是哪部?
毫無疑問應(yīng)該非《奪冠》莫屬了。
片子在9月25日全國上映后,票房迅速破億,口碑上好評如潮,連主創(chuàng)們也紛紛站出來為此打call。
陳可辛導(dǎo)演向觀眾們分享了拍攝幕后的故事,告訴大家80年代的女排姑娘們在選擇演員時曾經(jīng)歷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
鞏俐共邀大家一起去經(jīng)歷女排三十余年的歡笑與淚水,并見證這份精神力量的榮耀時刻;
彭昱暢則是提及了女排精神代代相傳的感悟,還說到自己為了拍電影時練習排球卻被“直擊面門”的小囧事。
《奪冠》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體育領(lǐng)域題材的突破之作,不僅將郎平兩個階段的人生完美地呈現(xiàn)在大銀幕上,并且還將逐漸遞進不斷更迭的中國女排精神講述得淋漓盡致,層次并不單薄,既有人物的成長,也有時代的變遷,內(nèi)核是豐富且深刻的。
1.最適合年輕郎平的演員,是郎平的女兒白浪
正如陳可辛導(dǎo)演所說,拍攝前他為了能挑選出心儀的80年代女排姑娘們,可算是傷透了腦筋。起初本想著可以僅從外觀上達標即可,便試了一些高個子的演員和模特,但練了兩周排球之后就發(fā)現(xiàn)這條路完全走不通。然后輾轉(zhuǎn)又找到了四五十個后備人選,卻始終沒能遇到適合演年輕郎平的姑娘。
最重要的郎平第一階段人生的主角,找不到便意味著拍攝根本無法順利開機。其實完全可以理解,因為不論是誰想要詮釋那個火力全開的郎平,都是困難重重的。除了在專業(yè)上不能掉鏈子之外,關(guān)鍵是表演時傳達的神韻也要高度相似才行。
好在陳可辛導(dǎo)演看到了郎平女兒白浪的照片,又得知她也是女排運動員,在溝通了長達半年的時間后,他讓白浪試了一段戲。當時除了鏡頭里的白浪哭了之外,連帶著看片段的人也都哭了。
然后,我們就看著“白浪是郎平女兒”這個關(guān)鍵詞登上了熱搜第一,因為她們很像。而網(wǎng)友們評價的“像”,不僅是外貌上的相似,而是那種難以形容的相同氣場。
其實觀影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讓白浪來出演年輕的郎平,真心沒人比她更適合了。因為她的適合并不光是來自基因的力量,還有那股子拼勁兒,也特別像。
之前從未接觸過拍電影的白浪,在詮釋自己母親的時候既有優(yōu)勢也有困難,優(yōu)勢在于自己同樣是女排運動員,可以成功還原母親當年訓練和比賽時的狀態(tài);困難在于如何在此基礎(chǔ)上,將不同于自己時代的精神面貌呈現(xiàn)給觀眾,這對于白浪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但幸運的是,她做到了。
2.中國女排的奮斗史,有歡笑也有淚水
鞏俐分享的感受里,最重點的是中國女排在這三十余年的歡笑與淚水,以及身為中國人大概都不會忘記的各種奪冠榮耀時刻。
電影《奪冠》在細節(jié)上是值得點贊的,父母輩能夠回憶起80年代女排運動員們的崢嶸歲月和點點滴滴,而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也對那個與自己似乎很遙遠又陌生的時代生出了更加深層次的了解,這種感觸是不同層面且相互交錯的。
生活在科技發(fā)達的時代,過去訓練條件的艱苦程度是很難憑空想象的,但電影將則這一面呈現(xiàn)了出來。
你能看到女排運動員們長年累月的練習,讓她們的膝蓋軟骨都磨沒了;你也能看到在別的國家強調(diào)科技改變體育的時候,中國姑娘們還在通過一遍又一遍的訓練去完成“肌肉記憶”,她們堅信只有不斷地重復(fù)練習,才能下意識地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你還能看到在家家戶戶都歡度春節(jié)時,她們依然在訓練場上持續(xù)揮灑汗水,直到練習完畢才能聚在一起和家人吃一頓餃子,擁抱在一起短暫相聚,太多太多。但付出也是有收獲的,他們曾經(jīng)吃過的苦,都轉(zhuǎn)化為在賽場上奪冠時勝利的甜。
歡樂與淚水,也是相輔相成的。
三十余年,改變的是物質(zhì)上的條件,是我們更為便利的生活,但唯一不變的是這股令人感同身受的奮斗與拼搏。
3.傳遞真正的體育精神,《奪冠》講述的不止是郎平而已
彭昱暢提到了自己對代代相傳女排精神的理解,在電影《奪冠》里將這種精神做出了進一步的升華。
其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女排的精神從來不止一個定義而已,它是隨著時代而不斷更迭和變遷的。曾經(jīng)的80年代女排姑娘們在奮力拼搏,如今的女排姑娘們也依然帶著更加堅毅的精神站在了世界的賽場上。
不同的或許是選手的名字,對手的名字,但其內(nèi)核卻是始終如一的——
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我們”這個詞,有兩層深意。
第一層是個人的精神追求,是“我們”中的每一個“我”。正如鞏俐飾演的郎平對自己手下的姑娘們說,“希望我的隊員們不止是優(yōu)秀的運動員,同時也是優(yōu)秀的人”,這是從個體的角度去談,也是對女排精神的一種新詮釋;
第二層,則是從個人上升到群體。在排球戰(zhàn)場上時,她們的團結(jié)就是將個人追求匯集成集體追求,因為那一刻她們不再只是自己,而代表了國家。
電影《奪冠》幾乎是完全還原了比賽時的緊張和激烈,讓觀眾們就像親臨現(xiàn)場看一場女排對決一樣,一分一秒都是掐著嗓子眼兒度過的。而坐在場下的郎平,看著年輕的女排姑娘們時,眼睛里似乎滿滿都是自己當年打球的模樣。
那一刻我們就發(fā)現(xiàn),其實《奪冠》講述的并不止是郎平個人的一生,而是通過她的視角去講述幾代人堅守的精神,講述時代變遷下那種不變的信仰。
從個人到群體,從排球到時代,這種“變”與“不變”之間的沖擊,才是整部作品最大的看點。
國慶檔的《奪冠》,你值得擁有。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quán)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y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quán),非商業(yè)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zhuǎn)發(fā)評論—